靠不住的“海支點” 印度海軍米格-29KUB艦載戰斗機墜海 ■王笑夢 
印度航母上的米格-29KUB“海支點”艦載戰斗機 據印度媒體報道,11月底,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KUB“海支點”艦載戰斗機(以下簡稱米格-29KUB)從“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上起飛后不久,在果阿邦附近阿拉伯海域上空失事,2名飛行員跳傘落水后,1人獲救1人死亡。這已經是印度海軍米格-29K系列戰斗機的第6起事故,引發外界關注。 蘇聯海軍遺產命運多舛 墜海的米格-29KUB是米格-29K艦載戰斗機(以下簡稱米格-29K)的雙座多用途型號,該機既能執行戰斗任務,又能承擔電子支援等保障任務。米格-29K是在米格-29“支點”戰斗機基礎上衍生出的艦載型號,原本用于裝備蘇聯海軍航母。 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航母上的艦載機作戰能力有限,難以對抗同時代的美軍艦載戰斗機。因此,蘇聯在啟動新航母建造計劃時,也提出新型艦載機研制計劃,米高揚設計局先后推出米格-23A和米格-23K設計方案。盡管后來由于新航母建造計劃中止,這些艦載機設計方案也隨之夭折,但米高揚設計局借此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 20世紀80年代,蘇聯開始設計建造“第比利斯”號(今“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時,同步展開艦載機研制計劃。借助前期的經驗,米高揚設計局很快設計完成米格-29KVP短距起降驗證機,隨后又推出米格-29M戰斗機和米格-29K。其中,米格-29K于1988年7月首飛,隨后又順利完成在航母上的滑躍起飛測試。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海軍青睞發展另一重型艦載戰斗機蘇-27K,迫使米高揚設計局中斷米格-29K的研發。2004年,印度海軍購買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后改建為印度“維克拉馬蒂亞”號)時,決定同時引進米格-29K。因此,該項目得以重啟。 屬中型艦載戰斗機 印度購買的米格-29K系列包括米格-29K和米格-29KUB,均屬中型艦載戰斗機,對滿載排水量4.5萬噸的“維克拉馬蒂亞”號來說,剛好適用。 新一代米格-29K與早期型號已截然不同,采用大量復合材料打造,進一步降低空機重量,并顯著降低雷達信號特征。該機長17.3米、高4.4米、翼展11.9米。為滿足機庫停放要求,機翼采用折疊結構,機身加固起落架,安裝攔阻鉤,配備4倍冗余線控飛控系統,以適應在航母上的短距起降作業。 米格-29K最大航程為2100千米,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進一步拓展了作戰半徑。加油任務由配備加油吊艙的米格-29KUB執行。 米格-29K/KUB最大起飛重量約2.45噸,有8個機翼外掛點和1個機腹外掛點,可攜帶空空導彈、反艦導彈、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等,執行艦隊防空、反艦和對陸打擊等任務。機頭部位安裝一臺機械掃描雷達,最大搜索距離130千米,具有上/下視功能,可同時跟蹤20個空中目標,引導打擊其中4個。遭遇干擾后,米格-29K/KUB還能通過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進行目標指示,對發現隱身戰斗機也有一定幫助。該機還可安裝紅外與激光瞄準裝置,引導激光制導炸彈攻擊地面目標。 “4代半”說法名不副實 印度海軍先后引進了45架米格-29K/KUB,用于裝備第300航空隊和第303航空隊。這兩個航空隊輪流駐守“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有“白虎軍團”和“黑豹軍團”之稱。不過,看似霸氣的稱號并未給飛行員們帶來好運。據報道,自2011年6月以來,印度海軍共有6架米格-29K/KUB失事,造成至少4名飛行員死亡。印度海軍在一份報告中稱,米格-29K/KUB故障頻發,出勤率極低,印度海軍拒絕其在下一代國產航母上服役。 事實上,米格-29K/KUB作戰性能與俄羅斯宣傳的“4代半”戰斗機并不相符。首先,該機采用老式機械掃描雷達,與目前各國戰斗機普遍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落后許多。其次,該機號稱多用途,但由于載彈量不足,實際作戰用途受限。再次,該機不具備隱身能力,且電子作戰手段單一,在??諔饒錾仙媪Φ拖?。最后,由于制造工藝粗糙加上維護不當,該機安全隱患頻出,套上了摔機“魔咒”。 分析認為,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將在未來數年內服役,艦載機選型是擺在印度海軍高層面前的問題。目前,盡管印度“光輝”艦載戰斗機已完成艦上起降測試,但這種國產戰斗機作戰性能甚至落后于米格-29K/KUB,印度海軍已明確表態不會將其作為下一代航母艦載機。因此,印度航母艦載機只能外購,選擇對象包括法制“陣風”M、美制F/A-18E/F等??紤]到“維克蘭特”號滿載排水量僅4.5萬噸,這些重型艦載機能否順利上艦是個問題。萬不得已,印度海軍還得增購米格-29K/KUB裝備“維克蘭特”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