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軍裝備部駐華陰某基地技術勤務站官兵的朋友圈被一篇題為《軍人優先一下怎么了?》的文章刷爆了。傷殘退伍軍人徐先生欲在售票窗口優先買票遭拒的新聞引發了官兵的熱烈討論:有說現在風氣大不如前的,有遇過類似尷尬的,更多的是表示無奈的。我們挑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采訪對象一:夏曉鵬,2015年入伍,列兵
其實,我覺得“軍人優先”更多的是老百姓對軍人的一種理解和社會習慣。我老家是山東淄博的,在我們那,軍人一直很受尊重,擁軍政策也很好,因為大家都覺得當兵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我初中同學中跟我同年入伍的就有3個,因為大家都覺得能來部隊鍛煉一番很值得。
我叔叔也曾是軍人,2010年時三期士官退伍,雖然他當兵的時候我還小,但印象當中他一直以軍人身份為傲??赡苁乾F在的環境太安逸了,大家認識不到軍人的價值,只顧著自己眼前的一點小利。說到底,我覺得他們不了解部隊,不了解軍人。
采訪對象二:王建旗,2015年入伍,直招士官
我去年剛入伍,還沒休過假,所以還沒在軍人窗口買過票。但關于軍人優先買票這件事,還真有印象比較深刻的:入伍前,我還在學校讀書,有一次買票,遇到過軍人在“軍人優先”窗口出示證件,優先買票的情況。那會排在隊伍里,我還挺能理解的,畢竟軍人這個職業有特殊性,政策上給予一定的便利是正常的。
懷著對軍營的向往,我自己也如愿穿上了軍裝,也進一步理解了這個職業的犧牲與奉獻,我始終覺得軍人值得被社會尊重。
采訪對象三:鄺青山,2001年入伍,四期士官
入伍也有15年了,但一直都是正常排隊買票。說實話,如果沒有緊急或者特殊情況,我覺得我周圍的大多數人是不會用這個“優先”的。06年有次排隊買票,快輪到我時,急匆匆來了個武警,拿著證件到我前面去了。我自己覺得很正常,穿著制服出來,一般都是因公。但排我后面的人不樂意了。我穿著便裝,他也不知道我是軍人,就一直催我不要讓那個武警插隊,我轉過頭跟他說,本來就是軍人優先窗口,人家要不是有急事也不可能這么趕,對方這才收了聲。
說實話,剛來當兵的實話,覺得軍民共建做得還是挺好的,老百姓對當兵的挺禮貌的。但不知怎么了,尤其這幾年,總感覺這種情分淡了。他們總覺得和平年代,國家養著我們軍人,不打仗,對軍人的好感越來越少了。
{Ky:PAGE}
采訪對象四:杜皓,2010年入伍,中尉
我覺得軍人優先,這是一個淺層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優先”,能夠看出一個社會對于軍人身份、地位的認同感。
網友關于這件事的觀點主要為兩種,我覺得直接表示否定還是比較偏激的。我覺得不管徐先生是不是軍人,首先他是一個殘疾人,尊老愛幼、扶貧幫困、照顧弱勢群體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次,他還是一個因公致殘的退伍軍人,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更應該受到尊重。
{Ky:PAGE}
采訪對象五:陳薈民,2008年入伍,中尉
2010年,我還是個義務兵,當時準備去軍校報名,時間很趕,就去到了軍人優先窗口買票,跟前面的人溝通了下,別人也就讓我插了個隊,但是說實話,還是有一部分人有微詞。
軍人優先,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是軍人的合法權利,沒有任何爭議。關于這則新聞,當時我看到第一反應是比較心寒。感覺他們對軍人缺乏應有的尊重。作為指導員,我覺得這件事可能會動搖部分向往軍營的地方青年,而且對年輕官兵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采訪對象六:周碧波,1996年入伍,中校
說實話,一般去車站買票,我會先關注一下有沒有專門的軍人窗口,有的話,我就會理直氣壯地排到前面去;如果沒有,即使上面閃動著“軍人、學生優先購票”,我也會選擇正常排隊,因為怕被后面的人問,到時候還得解釋。
上次,我和政治處的小杜到山西太原出差,來來回回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專門的軍人窗口,但有“軍人、學生購票窗口”因為趕時間,一邊讓小杜排隊,一邊我就跑到前面問軍人能不能優先,售票員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當時我火氣就上來了,跟她理論了起來。我挺支持徐先生的這種做法,軍人優先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給我們的權利,我們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理所應當。
就我個人而言,軍人榮譽感還是很強的。我相信網絡上那些質疑“軍人憑什么優先”的只是個別,多數老百姓還是認可軍人的。
【編后語】以上話語雖然直白,但代表了普通官兵的心聲。作為軍人,保家衛國我們義不容辭,但同樣,我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我們的“優先”不容置疑,因為假如戰爭打響,我們也必將優先!
(編輯:吳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