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故應怎樣實施現場急救
■胡寶玉
制圖:鄧方宇
部隊進行實戰化演練時,車禍、溺水、燒傷等各種突發事故時有發生。緊急關頭如何實施有效的自救互救,將傷害降至最低?在此邀請許昌軍分區軍醫邢智廣給廣大戰友介紹一些相關現場急救知識。
車禍的急救
實戰化訓練中,駕駛人員大多因疲勞駕駛、緊急避險而引發車輛事故,車載人員多因機械因素(如擠壓、拋擲)或化學因素(如爆炸、熱灼)而致傷,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得當,將直接影響傷員的生命安全和未來生存質量。
1、立即排除火災誘因,如熄滅發動機,關閉電源,清除易燃易爆易腐蝕物品。
2、利用通訊工具向急救中心呼救,向路人求救,同時將傷者轉移到安全地帶,展開自救互救。
3、肢體被擠壓或被硬物穿刺而不能移出者,救護人員切忌強拉硬拖,應用工具鋸開或頂開擠壓物,將肢體移出。穿刺硬物不要立即拔出,以防造成大動脈出血,此時應立即將傷者送醫院處理。
4、骨折與出血同時發生時,應先加壓包扎止血,再固定骨折部位。固定時,一般應保持骨折后形態,避免損傷附近神經和大血管,造成二次損傷和難以挽回的后遺癥。
5、重傷員,如頸椎損傷,應原地放置頸托,以防頸椎錯位損傷脊髓,導致高位截癱;脊柱損傷,應將傷者原地平放,不要搬動,等候專業救護人員搬運,如果必須搬動,則可先用硬紙板、木棍和帆布等作簡單固定,而后整體平移搬運。
6、失去知覺者,首先應清除傷者口鼻中異物,頭置側位,保持呼吸道通暢,而后檢查呼吸、心跳情況,如果心肺停止工作,應立即就地實施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次數比例一般為2∶15,即口對口吹氣2次,胸外心臟按壓15次,交替進行,力度適中。
溺水的急救
海訓中,如突遇海浪等特情,官兵很容易發生溺水事故。
溺水者常因呼吸道灌水或嗆水,導致窒息,因喝入大量海水而下沉,也有因喉頭痙攣、心臟驟停等導致溺水。一般溺水5-6分鐘后,呼吸、心跳即停止。溺水者常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紫紺、咳嗽,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癥狀,所以,有效的、爭分奪秒的現場搶救是挽救溺水者生命的關鍵。
首先,立即檢查溺水者有無呼吸心跳。若有生命跡象,則應進行控水施救;若無生命跡象,則應立即將溺水者脫離水源,使其平躺,頭向后仰,抬起下巴,撬開嘴巴,將舌頭拉出,清除口鼻內異物,并解開衣扣,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救治。
其次,掌握正確的控水方法。將溺水者腹部置于急救者曲膝的大腿上,用手平壓其背部,倒出肺、氣管和胃里的積水;或抱起溺水者雙腿,將其扛在急救者肩上走動或跳動,將溺水者肺里的水“控”出來。搶救動作一定要敏捷,切勿因控水過久而影響其他搶救措施的開展。
燒傷的急救
野外訓練中,導致官兵燒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熱力燒傷,如開水、熱飯、蒸汽燙傷,火焰、熱金屬灼傷;化學燒傷,如強酸、強堿灼傷;電燒傷,如觸電、雷電襲擊;物理性和放射性燒傷,如激光、核能等。燒傷分為四個等級,Ⅰ度燒傷表現為局部紅斑、灼痛;淺Ⅱ度燒傷表現為水泡大、皰皮薄、基底潮紅、劇痛;深Ⅱ度燒傷表現為水泡小、皰皮厚、基底潮紅有出血點、有疼痛感;Ⅲ度燒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皮革狀、呈灰白甚至焦黑色、干燥、痛覺消失。
對于燒傷患者的治療,應根據燒傷原因采取相應措施。熱力燒傷,應立即將燒傷創面浸入涼清水中,或用濕手巾冷敷?;瘜W燒傷,應用大量清水充分沖洗。如果是生石灰等遇水產熱造成的化學品燒傷,應先除去石灰粉等沾染物后再沖洗??傊?,各種燒傷救治都應該先脫離熱力源,再施救。
燒傷急救要注意的事項:一是不能搓揉,以免加重傷情;二是被化學液體灼傷后,要立即脫去污染衣服,如果衣服貼身太緊,不要強行撕下,應先剪去未粘連部分,而后用清水沖洗;三是不要涂紫藥水、紅藥水等,以免加重灼傷和影響創面觀察;四是不要刺破水泡,以免加重傷情或引起傷口感染。
(編輯:吳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