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擔負的許多任務屬于陌生領域。為了盡快適應新崗位,他這個年近50歲的高工當起了小學生,上至單位領導,下至剛畢業的學員,幾乎把所有人問了個遍……”近日,西部戰區陸軍某部高級工程師王萬明兩次調整工作地、3次變換工作崗位,仍矢志不渝投身改革強軍實踐的故事,成為該部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在官兵中引發強烈反響。
兩年前,王萬明原單位駐地從省會城市遷往茫茫戈壁。就在王萬明將隨單位舉家搬遷時,一個在地方開公司的高中同學請他“出山”,并許以高薪。面對走與留的取舍,王萬明堅定地選擇了服從改革大局、服務強軍大業。
今年3月初,王萬明原單位接到商調請求:西部戰區陸軍某部因改革調整職能任務拓展變化,急需選調一名在某專業上素質過硬的技術干部。王萬明聞訊后,考慮到自己在該專業方向研究較深入、實踐經驗豐富,便主動請纓。
調入現單位后,王萬明從不因曾獲多個科技成果獎項而以“技術大拿”自居。相反,他緊貼新的崗位需求加強學習,加班加點。最近,他還牽頭組建團隊,確立了新的研究課題,在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帶頭攬起重任。與此同時,他積極引導年輕技術骨干正確對待進退走留,把精力聚焦到科研攻關上……
“投身改革強軍大業,本身就是快樂的。”主題教育課上,在被問及是什么讓他一如既往干勁十足時,王萬明的回答簡單而又真實。官兵評價他:舍小家、為大家,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黨性覺悟;激情滿懷、迎難而上,體現了革命軍人的意志品格。
“改革強軍難免牽涉個人利益,王高工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什么叫黨員意識,什么叫軍人責任!”課后討論中,技術干部顏宏談到,“黨員就應該像王高工這樣,不僅自己發光發熱,還能帶動身邊的戰友,為他們照亮前行之路。”
(編輯:吳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