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團軍某團創新士官人才培養模式
崗位互換鍛造全能型“兵教頭”
4月14日,第12集團軍某團分業訓練階段摸底考核結果出爐:上士楊碧洲取得電臺操作課目第一名,中士胡振兵打破分劃裝定改裝紀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換崗士官,經過崗位淬火,如今在新的戰位上嶄露頭角。
“士官隊伍相對穩定,實行士官換崗,有助于培養一專多能型‘兵教頭’。”談起推行士官換崗的起因,團政委梁坤泰從一次考核說起。
去年8月,該團參加“聯合行動—2015B”實兵演習。出發前,榴炮二連一名炮長因家中突發急事請假。時間緊急,誰來接替炮長?正當連隊為此事撓頭時,指揮排偵察班班長朱磊主動請纓以炮長身份參戰。
偵察班長去指揮炮兵射擊?對此,許多官兵持懷疑態度。在朱磊的堅持下,連隊決定讓他擔任炮長。演習中,朱磊指揮炮班打出了滿堂彩,用行動贏得了戰友的稱贊。原來,朱磊從友鄰單位轉隸前就是炮長,來到團里后因工作需要,又轉行擔任偵察班長。
“以往,我們重視干部隊伍的軍政互換,卻忽視了士官骨干這個群體。許多士官都是一條道走到底,有的專業甚至出現退伍就斷茬的尷尬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戰斗力提升。”團黨委一班人意識到,必須更新士官人才培養模式才能適應部隊轉型發展需要。經過反復論證,他們打破專業限制,區分射擊、偵察、通信等10余個專業,對換崗人員、方法以及考核激勵措施等進行了系統規范。
翻開該團《士官崗位輪換管理規定》,記者看到:換崗士官必須任現職滿兩年以上,且專業成績總評優秀;換崗士官由基層營連推薦,機關按照競爭上崗、優中選優的原則進行考核選拔;換崗士官在立功受獎和士官長選拔等方面具有優先權。
換崗增加“含金量”,士官個個爭著上。在駕駛訓練場,剛從汽修技師崗位換崗到駕駛專業的上士節曉鋼對記者說:“戰場上,每名戰士都應該是多面手。平時把本領練強,上了戰場才不心慌。”
(編輯:吳帆)
|